微信 | 智能问答 | 登录 | 注册 | 无障碍阅读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图片新闻
荆州:日照清波美荆江
信息来源: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| 发布时间:2024-04-24 08:56

鸟瞰荆江沿岸郁郁葱葱,绿意盎然。

四月春色入荆江,江水碧透波光滟。春夏之交,荆江两岸焕然新生。嫩绿的枝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江面上,货船、游轮往来穿梭。夜幕降临,灯光与月光的交织中,荆江风情带宛如一幅流动光影,展现着独特而迷人的风景。

2018年4月25日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、视察湖北时说:“荆州很美,看起来很漂亮。”在这里,总书记留下殷殷嘱托:“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!”

长江的保护和发展,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,更是荆州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。荆州市地处长江中游,拥有483公里长江“黄金水道”和623公里优质岸线,占湖北省长江径流里程的45.6%,境内8个县(市、区)均依江而建,是名副其实的长江大保护主战场。

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,近年来,荆州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,接续开展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、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,壮士断腕破解“化工围江”,绘制流域综合治理底图,累计投入400多亿元实施生态修复和流域治理,长江生态实现转折性变化,书写了“一江清水向东流”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
荆江大堤内侧观音矶上,荆州万寿园景区内绿树成荫。

岸线修复荆江焕新

“从古商埠到近代的洋码头,再到如今热闹的文创园,漫步街头,楚地千年岁月在眼前流淌。”晚饭后,不少市民来到沙市洋码头散步,感叹着洋码头的美。这里,一座座百年老建筑临江而立,让历史与现代“美丽邂逅”,成为本地市民休闲散步的首选之地,也是外地游客打卡的“热点”。

殊不知,这里曾是长江边一块显眼的“伤疤”。经历过20世纪中期的辉煌和改革开放的浪潮,随着公路、铁路的快速发展,粗放型发展的沙市沿江码头逐渐没落,一些老牌企业接连破产关停,问题接踵而来:废弃厂房随处可见,历史建筑逐渐破败,污水直排长江,棚户区任意搭建……居民“临江而不见江”。

2016年,荆州全面打响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,其中就包含沙市洋码头片区改造。改造启动后,将原先直排长江的管道全部封堵,再新建污水管网,完成雨污分流。随后,一方面拆迁棚户、工矿企业,另一方面对园区旧厂合成车间进行设计改造,建设江汉明珠工业成就展示馆。投资1800万元对洋码头文创园范围内的广场、烟囱、合成塔、历史建筑等节点进行夜景提升,让亮起来的洋码头成为长江沿岸的文旅“新名片”。

洋码头只是荆州长江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荆州认真念好“打、禁、查、造、赋、创、划、清、筑、嵌”十字诀,已清理、取缔非法码头340处,腾退长江岸线52千米。按应绿尽绿原则,将码头复绿与防护林建设、城市景观公园建设融合,完成造林绿化180余万亩,高标准复绿350处,栽种树木苗木30余万株,复绿面积超过105万平方米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长江岸线管理员制度,全市共设立长江岸线管理员572人,督促岸线管理员严格落实“清四乱、治三非,查两废、管两禁,一保一防、两巡查”职责要求,确保每一寸岸线有人管、有人查。

荆州市沙市洋码头已成为城市新IP、网红打卡地。

“关改搬转”产业向绿

化工,是荆州传统支柱产业之一。过去,长江荆州段沿线遍布各种化工企业,存在极大污染隐患。

2016年1月,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治理开出治本良方,提出要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,走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之路。

破解“化工围江”,荆州“壮士断腕”——立规矩,划红线,推进沿江化工企业“关改搬转”。

2023年11月,荆州76家沿江化工企业全部完成“关改搬转”。

“好的技术首先是绿色的,必定是有未来的。”2023年底,冠福股份董事长、能特科技党委书记陈烈权在“古城新智汇”企业家分享交流会荆州现代化工专场活动中分享企业发展经验时,发出由衷感慨:“在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指引下,企业绿色发展动力澎湃。”

2018年,能特科技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搬迁改造的化工企业。坚持绿色发展主旋律,公司定下打造荆州“搬大搬强搬精”样板的目标,投资12亿元,于2021年完成老厂区整体搬迁。在此过程中,公司充分利用多年来研发、掌握的新产品、新工艺、新技术,吸引国际行业巨头荷兰帝斯曼来荆合作建厂,组建益曼特健康产业(荆州)有限公司;招来央企招商局集团旗下天津药研院“联姻”,注册成立天科(荆州)制药有限公司;与博尔德和中泰化工重组新建能泰科技,实现了从“一”到“四”的裂变。前不久,该公司还首次公开发布企业R-PET新项目——将各类有色垃圾中的PET分子回收,实现变废为宝、循环利用的化学式蝶变,市场前景无限。

青山绿水间,荆州现代化工产业正向着高端化、精细化、循环化、绿色化加快迈进。

流域治理久久为功

水资源是荆州最大的优势,做好水文章是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。水的问题,表象在江河湖库,根子在流域。

2023年3月24日,《荆州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纲要》)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,荆州在全省率先发布市级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。

《规划纲要》提出,坚持以水为媒、以水塑形、以水促产、以水安城、以水铸魂,以流域综合治理定空间规模与结构、定产业类型与布局、定城镇形态与功能、定文化本源与呈现、定交通组织方式、定资源要素质量、定生态环境容量,统筹推进“四化同步”发展,以“主攻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、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、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、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”四大目标,推动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成势见效。

春日阳光下,荆州市公安县崇湖波光粼粼,湖畔草木斑斓,芦苇摇曳,群鸟翔集。崇湖作为该县第一大湖,过去被大面积围湖养鱼,导致水域大幅缩减,水质迅速恶化。

在流域综合治理的底图之上,依托崇湖国际湿地品牌,曾荷渠、界河渠等上游小流域治理将融入“生态+”模式,与各村镇资源特色优势有机结合,打造精致文旅产品,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

流域综合治理,生态是底线,产业是关键。以水系为脉络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及道路、村庄和城镇,推进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地表地下、城镇乡村系统治理。日前,荆州已启动包括公安崇湖在内的10个小流域综合试点治理工作。

看,碧水东流;听,大江拍岸。新时代的长江,新时代的荆州,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,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上,正奏响新的澎湃乐章。

打印|关闭